邓北县:沉寂在大王集遗址的多少英雄事迹,你知道多少?
革命老区邓州市王集村,曾是邓州市解放前的邓北县所在地。这里距离当年国民党反动派盘踞的邓县城60里,北与镇平相邻,东与南阳相近,西与内乡相望。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此地有着很高的军事价值和重要的战略地位。73年前,邓北县以此为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支援邓县全境的解放事业。
邓北县遗址——党史学习新“课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日前,在邓北县成立遗址的纪念碑前,夏集镇机关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等100多名党员干部,正在聆听邓北县成立的见证者、亲历者王清中同志讲述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重温邓北县如火如荼的斗争史。1948年1月,桐柏军区部队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一举攻占了邓县城。为了加强对邓北地区的领导管理,桐柏区党委、行政公署和军区决定,以湍河为界,把邓县划分为邓南县和邓北县两个县。1948年1月中旬,中共邓北县委、县爱国民主政府和军事指挥部在今邓州市大王集村成立。邓北县成立后,在县委的领导下,各区相继成立了农会。农会镇压了一批横行霸道、罪大恶极的地痞流氓和恶霸地主,开展剿匪除霸、收缴枪支弹药、救济贫困群众、筹粮筹款支援前线等工作。贼心不死的邓县民团司令丁书恒不甘失败,带领反动军队疯狂反扑,打击报复。在对敌斗争中,邓北县县委政府及大王集、裴营二区的10余名干部不幸被捕,被押送南阳全部杀害。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境。为保卫红色政权,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县委县政府避敌锋芒,寻找战机痛击敌人。当时,邓北县基干连一个排在白牛镇两分店与敌人的一个连遭遇。战士们毫不畏惧,奋勇冲杀,以少胜多,打死打伤敌军10余人,吓得敌人抱头鼠窜。不久,86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星夜突袭文渠街,全歼3个民团,生擒守敌560余人。又过四天,86团在邓北县武装力量的配合下,自文渠街出发星夜行军60里,夜袭驻守在白牛镇的新野民团,毙伤敌10多人,俘虏240余人,大获全胜。为了壮大革命力量,邓北县委政府广泛吸收知识青年六七百人参加革命,并加强教育培训,为新政权建设培育了大批骨干力量。同时,邓北县还成立了民教科,分批培训教师1100多人,为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革命接班人奠定了基础。1949年3月中旬,根据中原局上级指示,邓(北)县与邓(南)县合并为中共邓县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和县指挥部。邓北县完成历史使命。并入邓县后,原邓北县成立遗址改建成王集学校,即今天的王集中心小学。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1995年3月,中共邓州市委员会、中共夏集乡委员会在当年的邓北县遗址(今王集中心小学)竖立了一座“邓北县成立遗址”纪念碑,并撰文以示纪念。这里成为夏集镇和全市一处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夏集镇党员干部重游邓北县遗址,重忆艰苦卓绝的党史,重温入党誓词,受到了荡涤思想、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受益匪浅。“夏集镇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邓北县遗址新课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丰富载体,创新方法,追求实效,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保证党的精神渗入血脉,植入骨髓,融入灵魂,并把学习成果转化到办实事、开新局、促发展上,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夏集镇党委书记王萌深有感触地说。
革命火种——根植于群众内心一代代王集人,生长在革命老区,每逢清明节等节日,总要沿着红色足迹,来到当年邓北县县委县政府办公所在地,参观邓北县遗址,走进王集中心小学,瞻仰邓北县成立遗址,观看党史教育红色文化长廊。大家置身旧址,睹物思人、浮想联翩,革命前辈那紧张忙碌的身影和如火如荼的斗争,犹在眼前,如在昨天。“邓北县撤并至今已73年了,但那段辉煌的历程、艰苦卓绝的斗争、共产党人和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唤醒了农民的思想觉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王集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百年精神,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夏集镇党委副书记刘云同志说。近几年来,为建好红色教育基地,党支部不仅对邓北县遗址重点保护,而且想方设法投入资金提档升级。2015年,在夏集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王集党支部筹资数万元重修了“邓北县成立遗址”纪念碑,并进行了台基加高、瓷砖美化、不锈钢护栏加固。随后,镇党委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专班,查阅邓州史志、南阳和河南省党史,走访时任老党员、老干部,搜集邓北县党史资料,深挖红色资源,打造了党史教育红色文化长廊,让后人常看、常思、常悟,入眼、入脑、入心,永远铭记先烈事迹,发扬革命传统,建设美丽家园。王集中心小学校长孙锐说:“学校充分利用校内的邓北县成立遗址的优势,弘扬红色文化,大力宣传邓北县、邓州、南阳的斗争史、奋斗史和我党百年史,让学生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小坚定理想信念,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和实践者,确保邓北县精神薪火相传。”据夏集镇镇长刘峰介绍,邓北县遗址是当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好阵地。党员干部在这里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教育。这里已经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性修养的新阵地、新课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