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邓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丹江口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成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布了邓州辖区内丹江口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包括坝区(董营副坝)和库区。 其中有段话比较引人注目:“经统计,我市丹江口水库管理范围面积0.08平方公里,保护范围面积4.42平方公里。”
文中对于水库管理范围的解释是:丹江口水库库区管理范围为正常蓄水位170米土地征收线以内的区域(含孤岛),具体以国家批准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建设用地为基准划定。《公告》中的管控规定还提到:“丹江口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不得转作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管理范围内禁止擅自从事与工程管理无关的活动。” 也就是说,当蓄水位达到170米时,邓州也有了水库的管理面积了!尽管只有0.08平方公里(不足300余米见方,还不如邓州城区东部明珠湖的面积大),既不好做些什么生产活动,也不能开发旅游。但足以让很多人激动不已!在引丹史上,邓州人是望湖兴叹,水位一次次加高,水域一步步接近,但临水区域却被一点点“割”掉: ●1960年,丹江大坝完工,原淅川李官桥公社即将被水淹没,经南阳地委批准将原属邓县厚坡公社的赵庄大队划割淅川,在此建香花镇。1961年4月李官桥被淹没,香花镇改为香花公社。 ●上世纪70年代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竣工,丹江口水库淹没淅川大面积土地,1972年12月在南阳地委的主持下,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划归淅川县。 从图上能够明显看出,从邓州划走的土地几乎等同于淅川水库淹没区面积。换句话说,丹江口水库河南境内淹没的实际是邓州的土地。
这还没有完,除了显性的划走的土地,邓州还被称为最大的隐形淹没区,翻开南水北调的移民史,邓州大规模安置移民已有三次:■1961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围堰壅水,淅川县4310人迁至邓州插队安置。 ■1971年,丹江口水库水位上升,淅川县11927人迁至邓州。 ■2009年至2011年,邓州分3批次安置淅川移民29835人,安置任务占河南省安置总量的1/5,豫西南的1/3,是南阳市卧龙区安置数量的6.3倍;是漯河市召陵区安置数量的53.5倍;是整个漯河市安置数量的5.8倍。 邓州是全省第一安置大县,也是建国以来安置外迁移民数量最多的县级市,加剧了邓州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多邓州人都有深刻印象,十几年前,几乎每个村都在进行移民滚地。拿出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移民新村,从本身人均就不多的土地中挤出给移民耕种,同时也稀释着各种人均社会资源(180万人的邓州顶着小地级市的“块头”,拿着按县头分配的各种社会资源,本身就是捉襟见肘)。为了接纳这些新邓州人,为了服务国家大局,邓州无怨无悔。为了南水北调,邓州关停并迁转涉污企业180余家。为保护库区水源质量,邓州市先后放弃了11个建设项目,工业产值损失10多亿元,税收损失2亿多元。招商引资先过严苛的环保关,过滤掉了很多看不见的投资机会,对于邓州这样的内陆县级市来说,工业薄弱,产业不兴,牺牲掉的是难以想像的巨大发展利益。1972年陶岔渠首随着九重划归淅川,邓州交出了这张响彻全国的名片,也逐渐丧失了这张名片附着的巨大社会效益、政策权益和经济利益。当然,邓州也得到了一些对口支援,得到了某些政策扶持,但与牺牲相比,这些远远不足。
→有网友说:”邓州虽然得到了丹江口库区中心城市及南阳副中心城市的名号,上级规划文件上也多有提及,但似乎也仅限于文件中,没有太具体政策和项目支持。呼吁有关方面少一些空泛的口号,多一些实际行动。“
→还有网友建议:“父母官们应该跳出豫西南多去争取一些政策、产业支持及项目,尤其是铁路、现代物流等等这种大基建项目,做大城市平台。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邓州提出发扬新时期的三种精神:忧乐精神、雷锋精神、渠首精神。忧乐精神的代表符号是花洲书院,雷锋精神的代表符号是编外雷锋团纪念馆,代表渠首精神的渠首已经不在邓州了,在紧邻陶岔的韩营建设南水北调引丹会战博物馆是另辟蹊径的无奈之举。
渠首会战,那个时代几乎老邓县人全员参与,历时8年的艰苦卓绝,2880名青壮劳动力终生致残,141个鲜活宝贵的生命永远长眠于丹水青山之间,“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渠首精神其实已经融入到了那一代人的血液里,新时代的邓州人需要把她提炼、升华,努力拼搏,建设美好家园,不辱邓州之名。
|